【学校简介】
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是隶属于漯河市教育局的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也是漯河市成立最早的职业学校,具有悠久的发展史。1983年独立建校, 1996年实现从偏远郊区向城区搬迁,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为漯河市首家"国家级重点学校",2006年正式提出"创特色名校,走品牌发展之路"这一跨越式的办学理念,目前全校教职员工正努力朝这个目标迈进。
【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为教学区,现有在校生5300多人,教职员工260余人,占地120多亩,建筑面积近五万平方米。主要有连廊式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图书器材楼、多媒体教室、舞蹈排练厅、电教语音室、计算机教室、钢琴室、电脑美术制作室、汽修模拟室、服装设计制作室、数控实训室、电子、电工及家用电器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同时还装备数控仿真模拟室、汽车修理拆装实训室、中级电工实训室、家用电器维修及电子电路实验室、美术作品展室等实习场地供学生实践训练使用。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达13578平方米,仪器设备投资总值达726万元,生均1370元,实验实习开课率95%。此外还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0 家左右。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齐全,建筑布局新颖合理,校园环境优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南校区为校办企业金山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年产值超两千万元。学校着力搞好教师队伍建设。20多年的教学实践,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治学严谨、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队伍。理工类专业有"双师型"教师40人,占专业教师的90%。艺术类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师36人,占80%。现有教师具有硕士学位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2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68人,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校史沿革】
1983年,漯河市在市十一中附设农业高中。
1987年,农业高中与十一中分设独立建校,更名为漯河市第二职业高中。
1994年,大华艺术学校职业中专在二职高成立,一校两块牌子。
1996年,开始自筹资金征地建校,实现搬迁。
2000年,创办了漯河市第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更名为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至今。
【学校发展】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力争与市场需求接轨,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2000 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2002 年被评为"省文明标兵学校", 2003 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2004 年、 2005 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2006 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7 年教师节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河南省教育集体"。校长万国栋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办学特色】
学校突出特色教育,打造精品专业。把"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专多能、善于创新、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学生自治、自理、自控能力及兴趣的培养;精心培育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和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校内外生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资料积累等。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教学多种形式齐头并进,注重文化课,夯实专业课,强化实践课。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补充内容,开设实用型、高新技术型的课程,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强力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度。对毕业生严格实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鉴定率达90%以上;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联系,搞好学生校外实习和勤工俭学工作,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以教科研带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强专业建设。电子信息专业、服装专业、幼师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等专业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实施教学与市场接轨,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现代化运作模式。实行校企联合,订单教育。学校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建立长期的就业实习基地,构筑就业实习网络。目前已与富士康集团、伟创力集团、三星集团、海尔集团、波司登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才网"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开办了与深圳相关大型企业直接联系的"深圳班",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学校还积极构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立交桥",中国地质大学漯河教学部在学校的设立,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初、高中毕业生在校可以依次接受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成绩合格者可由中国地质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对口升学和"3+2"大专层次学历教育及与企业长期合作的"人才基地",为毕业生升学深造和就业安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图片展示】